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,上海自然博物馆(上海科技馆分馆)开展“趣玩·自然博物馆之夜”特别活动,通过自然演绎、趣玩集市、与科学家面对面、带你去逛展、自然赏析等一系列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,让观众们沉浸式探寻自然奥秘,感受自然之美。
演绎科普魅力,传递自然之声
夜幕降临,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吉祥物科萌和黑科技智能机器狗闪亮登场,为观众们带来精彩表演,拉开上海自然博物馆之夜的序幕。TED秀《鲸鱼标本背后的故事》生动讲述了中国目前最长的长须鲸标本的故事。沙画表演《鲸落》描绘了虎鲸从出生到鲸落万物生的过程,用简单的话语、细腻的线条,体现了虎鲸留给海洋的最后一份温柔,引人深思。科学实验秀《谁是我的眼》从鹦鹉螺小孔成像、章鱼无视觉盲点、猫眼“明毯”结构和鹰眼睛感受紫外光等实验,生动解释动物眼睛结构原理,彰显了中国科学家在最新仿生学义眼上的成就。
趣玩集结科普,共享自然之美
当晚,馆方带来了荣获“全国优秀科普作品”“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”等近20项奖项荣誉的优质科普读物,并开展了盖章、寻宝的活动,成功激发了观众的探索兴趣,让观众在沉浸体验中得到知识与快乐“双丰收”。丰富的文创、专业的彩绘等活动形式,让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。观众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,近距离感受到上海自然博物馆的魅力和活力,树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,自觉参与环保行动实践。
聆听科普讲解,讲述自然之道
来自上海科技馆自然史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们从幕后走到台前,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传播科研成果,活动为观众提供了解前沿科学、思考科学问题的平台。科学老师们诠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微妙关系,展示自然科学的魅力,带领大家领略地球生态之美。宇宙大爆炸剧场、逃出白垩纪剧场、地球力量剧场以及非洲大草原多媒体秀等视听活动,让观众直观地了解地球产生的秘密、“灭绝与兴盛”的关系,感受非洲大草原的壮美,在身临其境的视觉享受中感悟生命的神奇与伟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