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买不到,根本买不到”“你的吒儿正在生产线上火速赶来”……随着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热映,其周边文创产品也掀起消费热潮。手办盲盒、电影收藏卡、“哪吒...
中新社安阳2月26日电 (王宇)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26日迎来开馆一周年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、殷墟博物馆代理馆长施劲松透露,新馆开馆一年来已累计接待观众达180万人次。 殷墟博物馆新馆于2024年2月26日...
央视网消息 2月18日,记者从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局获悉,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将在今年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开放。 ...
在“奔县游”“文博热”走红的当下,中小博物馆开始“显山露水”。据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显示,今年春节期间,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达7264.87万人次,日均接待量较...
中新社南宁2月19日电 题:小巧铜手炉:古人“暖手宝” 作者 陈秋霞 春寒料峭,中国大部分地区仍依赖暖气、空调。若穿越回古代,人们如何御寒取暖?在电视剧《甄嬛传》中,后宫小主们掌中的手炉,便是...
观看非遗打铁花、漫步花灯展间、欣赏“非遗”表演秀、滑雪喜迎新年、品尝雪地火锅……蛇年春节假期,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,宛如璀璨星辰,备受天山南北各族群众的喜爱与追捧。人们纷纷走出家门...
泱泱华夏,礼乐之邦。“礼”无形,却有实;“乐”无言,却有声。一部中华文明史,亦是一部礼乐文化的发展史、演变史、传承史。礼乐,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基石,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集中体现。...
中新网鄂尔多斯2月13日电 题:447件野生动物标本带火一座博物馆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从1月30日至2月12日,不到半月间,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康巴什自然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就达到4万余人次。其中不少人是从北京、山西、...
蛇年新春将至,各地纷纷推出蛇年吉祥物作为城市街头迎新装饰或商场展陈,这些蛇大都主打可爱元素,有的头戴花冠,有的长着长长的睫毛,有的甚至长出双手给人拜年。古人是如何设计蛇的形象的?文物里的蛇也是这么可爱吗?“灵影仙踪:上海博物...
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13日公布,2025年将推出7个全新展览,主题涵盖故宫博物院珍藏、世界古代文明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最新馆藏,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促进全球文明对话。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将于2025年共同呈献3...
作者:安晓明(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、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改革开放与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) 当前,以文旅拉动消费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,文旅“出圈”更成为积极响应国家发展...
民族节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,凝聚着民族的集体意识。在申遗成功后首个春节即将到来之际,“家国同春——沈阳故宫节庆文化...
2024年12月29日,即将结束的《龙·中华民族的图腾——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》部分文物及智慧屏设计。不少观众选择在闭展前“打卡”观赏。任哲曦/摄 龙...
【瞧!我们的前沿科技】 本报北京1月6日电(记者张胜 通讯员张澄澄)甘肃农业大学、甘肃省博物馆、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等单位的联合科研团队6日宣布,在甘肃省靖远县乌兰镇发现了一批白垩纪时期斯氏跷脚龙足迹,距今1.3亿至1.2亿年...
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电 (记者 金旭)“再次走进巴黎圣母院,整个内部空间可以用‘温暖’来形容。”近日,法国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刘女士在接受中新社记者连线采访时如是说。 历时5年多修...
寒风刺骨,氧气稀薄。在长江源头,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,我们看到一个人的塑像,手指前方,目光坚毅。 小学生白马措毛自豪地告诉我们:“他叫索南达杰,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。” 30年前,这是悲壮的一...
中新社武汉12月24日电 (记者 梁婷)记者24日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,湖北赤壁李家林墓地新发现3座唐墓,系两湖地区新发现的重要唐代墓葬。该墓葬出土遗物种类丰富,其中葵口盘龙纹铜镜为难得精品。 湖北赤壁李家林墓地唐代...
辽代波斯玻璃瓶。动脉影摄 五代青瓷飞鱼形水盂。动脉影摄 在辽宁省博物馆“山河与共——辽金历史文化主题文物展”现场,一个精美的辽代玻璃瓶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欣...
中新网平潭12月17日电 (记者 闫旭)平潭文化“新地标”——壳丘头遗址博物馆16日开馆,集中展示了600多件珍贵文物,系统呈现了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课题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,为人们了解南岛语...
中新网沈阳12月17日电 (记者 韩宏)由沈阳市文化旅游与广播电视局、沈阳市文博中心主办的“玄纸绘——王静纸上刀绘艺术作品展”17日在沈阳博物馆举行,以刀绘艺术作品呈现沈阳地区的传统文化。...